Nature Reviews Clinical Oncology
[IF:82.2]
The microbiota in radiotherapy-induced cancer immunosurveillance
主要作者: Jianzhou Chen,Lorenzo Galluzzi
,Laurence Zitvogel
Review10.1038/s41571-025-01052-82025-07-14微生物调节免疫:肠道菌群和瘤内菌群通过调控先天与适应性抗肿瘤免疫影响放疗疗效,其组成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及放疗反应显著相关。菌群影响毒性:黏膜微生物的组成及与上皮屏障的相互作用可预测放疗诱导黏膜炎的严重程度,基线菌群失调加剧放疗毒性,特定益生菌和代谢物具放射保护作用。菌群决定疗效:肠道菌群α多样性高或富集乳杆菌科/毛螺菌科的患者放疗响应更佳,而拟杆菌属/链球菌属等的促炎菌与耐药相关;菌源性短链脂肪酸/环二腺苷酸等代谢物,通过调节STING信号通路,影响放疗敏感性。放疗重塑菌群:低剂量(1-3Gy)肠道放疗通过迁移树突细胞和改变胆固醇/胆汁酸代谢增强ICI协同抗肿瘤效果,但中高剂量(>4Gy)可能因单核细胞迁移竞争而削弱疗效,其效应受基线菌群组成调控。靶向干预策略:益生菌(如植物乳杆菌)和粪菌移植可减轻放疗黏膜损伤;基于菌群特征的预测模型及靶向致病菌(如具核梭杆菌)的抗生素治疗有望提升放疗响应。临床转化前景:微生物组联合放疗的疗效取决于辐射剂量/靶区位置及基线菌群,前瞻性研究需整合宏基因组学/代谢组学以优化个体化干预方案。AI解读仅供参考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益生菌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版权声明
1.本站部分转载的文章非原创,其版权和文责属于原作者。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链接及图片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对可以提供充分证据的侵权信息,bio149将在确认后12小时内删除。3.欢迎用户投递原创文章至86371366@qq.com,经审核后发布到首页,其版权和文责属于投递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