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动态  >  最新动态  >  正文

李尚勇/邹远强/彭吉星/王致鹏等:抗生素耐药的戈氏副杆菌,产生有益代谢物,改善结肠炎

时间:2025-09-18 来源:热心肠研究院 作者:热心肠小伙伴们 浏览次数:

Research

[IF:10.7]

Gut Commensal Antibiotic-Resistant Parabacteroides goldsteinii Ameliorates Mouse Colitis through Valine-Isobutyrate Metabolism


主要作者: 何宁宁,Mengjie Mu,Xiaofang Li,王致鹏,彭吉星,邹远强,李尚勇
Article10.34133/research.08672025-09-11
研究设计与对象:本研究采用结肠炎小鼠模型,通过抗生素(ABX)联合益生元果胶寡糖(POS)的干预,探究了被富集的耐药共生菌——戈氏副杆菌(Parabacteroides goldsteinii)对肠道炎症的缓解作用。
核心发现:戈氏副杆菌通过其缬氨酸-异丁酸代谢通路,能够产生代谢物异丁酸(IBN),从而显著减轻小鼠的结肠炎症状,并促进受损的肠道黏膜修复。
关键作用机制:戈氏副杆菌增强了肠道内支链氨基酸的代谢,特别是促进了缬氨酸向IBN的转化,进而激活了肠上皮细胞中的PPARγ信号通路。
功能验证:在结肠炎小鼠中外源性补充IBN,能有效模拟戈氏副杆菌的保护作用,改善炎症并强化肠道屏障功能,而这一效果依赖于PPARγ信号的激活。
基因证据: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构建的ilvE基因缺失突变株,其将缬氨酸转化为IBN的能力显著下降,相应地,其缓解结肠炎的效果也大部分丧失。
细胞水平验证:在Caco-2肠上皮细胞系中,敲除PPARγ基因后,IBN增强细胞间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的能力完全消失,证实了IBN-PPARγ轴在维持肠道屏障完整性中的关键作用。
理论贡献:该研究揭示并验证了“益生元/益生菌-代谢物”轴在肠道健康中的重要性,并创新性地提出抗生素耐药共生菌也可作为精准靶向肠道微生态失调的生物治疗剂。

AI解读仅供参考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益生菌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版权声明

1.本站部分转载的文章非原创,其版权和文责属于原作者。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链接及图片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对可以提供充分证据的侵权信息,bio149将在确认后12小时内删除。3.欢迎用户投递原创文章至86371366@qq.com,经审核后发布到首页,其版权和文责属于投递者。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