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
[IF:13]
Insomnia: the gut microbiome connection, prospects for probiotic and postbiotic therapies, and future directions
Review10.1016/j.jare.2025.07.0052025-07-10失眠与肠道菌群代谢关联:失眠与肠道菌群及代谢物失衡密切相关,菌群通过肠-脑轴(迷走/免疫/内分泌通路)影响睡眠调节,益生菌和后生元可靶向干预改善失眠。神经调节因素复杂多样:失眠与多种睡眠调节因子(SRFs)失调有关,包括GABA、组胺、血清素等神经递质及其受体功能异常,线粒体损伤加剧氧化应激,破坏睡眠稳态。肠道菌群结构显著改变:失眠患者肠道中厚壁菌门(如乳酸杆菌)和拟杆菌门减少,变形菌门增加,短链脂肪酸(SCFAs)降低,脂多糖(LPS)升高,引发炎症反应与肠屏障功能障碍。益生菌动物实验效果显著:多种益生菌(如格氏乳杆菌CP2305)在动物模型中改善睡眠,通过调节菌群代谢物(如SCFAs)、抑制促炎因子(IL-6、TNF-α)及修复肠道屏障功能。人体试验结果尚存差异:部分研究显示特定益生菌可提升睡眠质量评分,但客观监测(多导睡眠图)效果不一,需标准化评估方法。潜在机制多途径协同:益生菌通过重塑肠道菌群、增强肠道/血脑屏障(BBB)、抑制HPA轴过度激活、调节GABA/血清素通路及迷走神经信号,多维度调控睡眠-觉醒系统。未来研究方向建议:需开发精准睡眠监测工具,建立失眠病因分类体系,结合单细胞多组学技术深入解析菌群-宿主互作机制,推动益生菌个性化治疗策略。
AI解读仅供参考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益生菌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版权声明
1.本站部分转载的文章非原创,其版权和文责属于原作者。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链接及图片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对可以提供充分证据的侵权信息,bio149将在确认后12小时内删除。3.欢迎用户投递原创文章至86371366@qq.com,经审核后发布到首页,其版权和文责属于投递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