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1 试验设计
酸奶是一种广受认可的健康食品,可改善脂质代谢、促进肠道稳态、增强免疫力,并可能通过肠-脑轴影响神经行为功能,但其对肠道微生物群结构、代谢功能及宿主生理指标的具体影响仍缺乏系统性的多组学解析。近日,内蒙古农业大学乳品生物技术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张和平教授团队在《Science Bulletin》(Q1,IF:21.1)发表最新研究。该项研究共纳入160名志愿者,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分别摄入两种类型的酸奶:普通酸奶(含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和嗜热链球菌)或益生菌酸奶(在普通酸奶基础上添加Probio-M8,活菌数为1×10⁹ CFU/mL)30天。通过多组学策略,系统评估酸奶干预对肠道微生物群动态变化、代谢谱调整及宿主生理指标的影响,旨在揭示酸奶作为日常膳食成分在调控宿主健康方面的潜在机制。
要点
1. 干预后受试者粪便菌群中13个细菌物种呈现显著的丰度变化,其中牛乳发酵时使用的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和Probio-M8的丰度显著增加,而条件致病性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等则受到明显抑制;
2. S. thermophilus与Probio-M8在肠道内的生长速度增加,同时伴随粪便中短链脂肪酸(SCFAs)浓度的大幅提升,表明结肠发酵和脂质代谢受到了强有力的调节;
3. 电解质水平及脂代谢相关参数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同时主观健康评估显示参与者焦虑评分下降、睡眠质量提升、胃肠功能改善,提示酸奶摄入对宿主心理健康和生理功能具有综合调节效应;
4. 多组学整合分析揭示了微生物、代谢物与宿主生理指标之间的若干显著关联,例如Probio-M8的丰度与粪便短链脂肪酸浓度及免疫细胞计数的相关性,为理解酸奶对肠道微生物群与宿主互作的潜在机制提供了数据支持。

该研究为基于酸奶的饮食干预在塑造肠道微生物群和调节宿主代谢中的作用提供了有价值的见解。对物种/亚种水平肠道微生物群生长动力学的研究强调了通过饮食干预有针对性地操纵肠道微生物群的重要性,为开发基于微生物群的策略来促进整体健康和预防饮食相关疾病铺平了道路。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索酸奶菌株的个性化应用,并借助精准营养技术,开发针对不同人群健康需求的功能性产品。
第一作者:何秋雯、孙雅如、靳昊
通讯作者:张和平 教授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scib.2025.05.021
原文题目:《Deciphering Gut Microbial Dynamics and Multi-Omics Changes in Yogurt-Based Dietary Interventions》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益生菌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版权声明
1.本站部分转载的文章非原创,其版权和文责属于原作者。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链接及图片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对可以提供充分证据的侵权信息,bio149将在确认后12小时内删除。3.欢迎用户投递原创文章至86371366@qq.com,经审核后发布到首页,其版权和文责属于投递者。